风吹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怎么对下一句(柳梢青·七夕赏析)
-
风吹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怎么对下一句
网上有关“风吹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怎么对下一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柳梢青·七夕赏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风弄竹声,只道金佩响;月移花影,疑是玉人来。春风一动。竹叶之摇晃。沙沙作响。啻可听道金佩在响。月日一日日地去耶。花影见了。心底下。疑玉人来。繇此可知。君之好事已近。
那是《西厢记》中张生空等半夜,结果被崔莺莺教训一顿。形容张生孤等情人,扑风捉影,空落相思。
可惜后来这句话多被用于签卦,迷信之事不可信。
柳梢青·七夕赏析
1.带 玉人 的古诗词
唐 元稹 《莺莺传》:“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前蜀 韦庄 《秋霁晚景》诗:“玉人襟袖薄,斜凭翠栏干。”
宋 谢逸 《南歌子》词:“画楼朱户玉人家,帘外一眉新月、浸梨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鲁公女》:“睹卿半面,长系梦魂;不图玉人,奄然物化。”
黄侃 《无题》诗:“春晚垂杨映画楼,玉人微拨钿箜篌。”
唐 权德舆 《送卢评事婺州省觐》诗:“客愁青眼别,家喜玉人归。”
宋 张先 《菩萨蛮》词:“玉人又是匆匆去,马蹄何处垂杨路。”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快疾忙报与您姐姐,道门外玉人来也。”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三折:“则今朝别了玉人,多感承谢了盘费。”
唐 贾岛 《登田中丞高亭》诗:“玉兔玉人歌里出,白云谁似莫相和。”
唐 杜牧 《寄珉笛与宇文舍人》诗:“寄与玉人天上去, 桓将军 见不教吹。”
2.带“玉人”的古诗词有哪些1.《天净沙·夏》
元代:白朴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2.《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代: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3.《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宋代: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4.《南歌子·荷盖倾新绿》
宋代:程垓
荷盖倾新绿,榴巾蹙旧红。水亭烟榭晚凉中。又是一钩新月、静方栊。
丝藕清如雪,橱纱薄似空。好维今夜与谁同。唤取玉人来共、一帘风。
5.《蚕妇吟》
宋代: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3.开头两字为玉人的古诗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宋李清照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唐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玉人团扇恩浅,一意恨西风。——宋晏几道 《诉衷情·渚莲霜晓坠残红》玉人又是匆匆去,马蹄何处垂杨路。
——宋 张先 《菩萨蛮·玉人又是匆匆去》玉人纤手自磨香,又得尊前聊笑语。——宋 黄庭坚 《定风波·歌舞阑珊退晚妆》玉人好把新妆样,淡画眉儿浅注唇。
——宋 辛弃疾 《鹧鸪天·樽俎风流有几人》玉人今夜相思不,想见频将翠枕移。——宋 辛弃疾 《鹧鸪天·一夜清霜变鬓丝》楼上风轻帘不卷,酒红销尽昼妆残。
玉人斜拈一枝看。——宋 无名氏 《浣溪沙》。
4.请问描写人物的,并且带“玉”字的古诗句有哪些一双玉臂千人枕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月移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良人玉勒乘骢马,待女金盘脍鲤鱼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
5.“玉人和月摘梅花”是谁的诗句﹖楼主看你自己那个pvp手法好,我个人倾向于战士,虽然很难打得过法师,但是幻化帅,休闲玩的就是娱乐
贺铸《减字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赏析
楼角初销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赏析一
此词通篇写景而又句句含情。作者空灵,细腻的景物描写中,寄托了作者对独处深闺的玉人艳羡怜爱的情怀。全词意境清幽淡远,笔法奇妙独特,写景、咏物造微入妙,给人以美人享受。
上片首句写一角红楼的上面,一缕晚霞正消逝。“初”,是刚刚的意思。这一句不是一幅静止的画,它给人以动感。“淡黄扬柳暗栖鸦”。杨柳淡黄,知是初春。此句写淡黄杨柳之中,有乌鸦栖息其中。这里用了一“暗”字,就更给人以景物清幽之感。但下句境地更美:玉人,本来是美的;月下玉人,更美。月下的梅花,那该是“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吧。正是“以境衬人”,则月美,花美,人更美了。上阕展现的是一幅清幽澹雅的图画,直使人有超尘绝俗之感。
下片重点表现月下玉人的心理活动。过片一句写佳人笑捻香花归绣房,使人如闻其声,欲逐芳踪。这个“笑”是因梅花的清新气息令人高兴而笑,还是想起了旁的什么事情来?词中深藏不露,未予点破。
接下来一句:“更垂帘幕护窗纱”,写美人放下帘幕,使它挡住纱窗,因为东风吹来,比入夜时又冷了一些,为的是使屋子里暖和点。这“寒”的程度的加深,她室外时就已感觉到,所以才归户,垂帘。这缘故移到末句点明,是《浣溪沙》作法上的需要。此调下片首两句大都用对偶句,末句单承作结,极不易写好。张炎《词源》说到词的“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之意始佳”,所举擅于此道的词人中就有贺铸。
贺词小令的结尾确是不凡,其手法是多样的。结尾“ 东风寒似夜来些”一句,既绾住上两句的归户与垂帘的人物活动,又回带上片从霞消到月上一段时间历程,可称妙笔。此句与其说是写美人乍暖还轻冷的感觉,还不如说是写月下看美人者的心情。可以想像,他眼见的一切美景都随着帘幕之垂而消逝了,他怎能不心猿意与呢?初春入夜晚风微寒,佳人该归洞户,该垂帘护窗的,但他却见不到她的倩影。听不到她的笑声了,于是心里感到一阵寒凉……
杨慎《词品》谓此词“句句绮丽,字字清新,当时赏之,以为《花间》。《兰畹》不及,信然。”这一评语,较为准确地概括了此词的艺术风格。
呵呵,开始发错了
6.玉人 在古诗词里是什么意思(1).雕琢玉器的工人。《周礼·考工记·玉人》:“玉人之事。” 贾公彦 疏:“云玉人之事者,谓人造玉瑞、玉器之事。”《荀子·大略》:“ 和 之璧,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为天子寳。” 宋 刘克庄 《江西诗派序·吕紫微》:“余以 宣城 诗巧之如锦工机锦,玉人琢玉,极天下之巧妙。”
(2).玉雕的人像。 晋 王嘉 《拾遗记·蜀》:“ 河南 献玉人,高三尺。”《北史·隐逸传·崔赜》:“ 蓝田 令 王昙 於 蓝田山 得一玉人,长三四寸,著大领衣,冠帻。”
(3).容貌美丽的人。《晋书·卫玠传》:“﹝ 玠 ﹞年五岁,风神秀异……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裴楷 ﹞麤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后多用以称美丽的女子。 唐 元稹 《莺莺传》:“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前蜀 韦庄 《秋霁晚景》诗:“玉人襟袖薄,斜凭翠栏干。” 宋 谢逸 《南歌子》词:“画楼朱户玉人家,帘外一眉新月、浸梨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鲁公女》:“睹卿半面,长系梦魂;不图玉人,奄然物化。” 黄侃 《无题》诗:“春晚垂杨映画楼,玉人微拨钿箜篌。”
(4).对亲人或所爱者的爱称。 唐 权德舆 《送卢评事婺州省觐》诗:“客愁青眼别,家喜玉人归。” 宋 张先 《菩萨蛮》词:“玉人又是匆匆去,马蹄何处垂杨路。”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快疾忙报与您姐姐,道门外玉人来也。”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三折:“则今朝别了玉人,多感承谢了盘费。”
(5).仙女。 唐 贾岛 《登田中丞高亭》诗:“玉兔玉人歌里出,白云谁似莫相和。” 唐 杜牧 《寄珉笛与宇文舍人》诗:“寄与玉人天上去, 桓将军 见不教吹。”
爱情诗:李清照《浣溪沙·闺情》原文翻译及赏析
柳梢青·七夕赏析集锦3篇
柳梢青·七夕赏析1原文:
柳梢青·七夕
[宋代]刘镇
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
醺醺宿酒残妆。待付与、温柔醉乡。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
译文及注释:
赏析:
词的开篇“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秋香”描绘了“七夕”夜景:那为睽隔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搭桥的喜鹊已经悄无声息,萤火虫在秋夜中飞来飞去,庭院中秋花香气阵阵飘来。喜鹊性喜燥恶湿,故曰“干鹊”。据《荆梦岁时纪》载云:“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结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哀其独处,许配河西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此后每逢七夕,便有喜鹊为他们的相会而于天河搭桥。词中“收声”二字表明桥已搭成,此刻双星正沉浸在久别重逢的甜蜜之中。萤火虫素喜湿,故曰“湿萤。”流萤飞舞,点示时分已在夜晚,秋香四溢,为后文喜庆气氛作一渲染。紧接着以下四句写乞巧动妇。“步月移阴”是说月行而花影移,此句由“月移花影动”翻套而来。表明时光的流逝。“梳云约翠”是“人在回廊”中动妇的严妆。这位高梳云髻、横插翠簪的动妇正在曲曲折折的长廊之上举目凝望天河双星。
动妇伫立回廊,此刻动郎如何呢?上片在结束对动妇的描述之后,落笔则写动郎的情态举动。
过片“醺醺宿酒残妆”写动郎正带着昨晚喜宴上的醉意,脱去外衣,等待着动妇乞巧归来,共度良宵,进入那令人心醉的温柔之乡。“待付与”三字表现了动郎等待心情的焦急。大约这对动人花烛大喜之日正在七夕,动妇过门经过繁礼缛节之后,还得去乞巧,完毕后方始归入洞房。因此惹得动郎不禁情切切,意绵绵。待得动妇刚入洞房,即便为她除去古婚礼中用以遮面的扇子,然后则扯衣调笑,一时闺阁之中有甚画眉者也。却扇,古时婚礼中行礼时,动妇以扇遮面,交拜后去扇,谓之“却扇”。藏娇,用汉武帝“金屋藏娇”故事表示动郎对动妇的真挚之爱。牵衣索笑,把洞房中这对动人相互宽衣解带、嬉戏打闹的和谐气氛渲染到极点。煞尾句“今夜差凉”以景作结,是说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凉爽之夜!是的,天上有离别一年终得相聚的双星赴会;人间有相思数载终成眷属的美满姻缘,这个夜晚实在是妙不可言的。
全词格调疏朗隽逸,情韵自然流丽。同时,词人巧撷神话悲剧故事中喜剧式的理想结局为发端,对现实生活中的喜剧作了衬托,使全词显得气氛热烈欢快,情趣无限。手法不可不谓动颖别致。词人刘镇为南宋宁宗时代人,文名远播,世称随如先生,着《随如百咏》,其词甚工,谭正璧《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评其词以“动丽见称”。观这首“七夕”词,谭先生之评实不虚誉。
柳梢青·七夕赏析2柳梢青·七夕
作者:刘镇
朝代:宋朝
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
醺醺宿酒残妆。待付与、温柔醉乡。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
赏析:
自鹊桥乞巧的美丽传说诞生以来,以“七夕”为题的词作可谓连篇累牍,其中不乏名家大手之笔。或欧阳修“肠断去年情味”(《鹊桥仙》)令人心酸之辞;或如秦少游“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故作豁达之语;或如范成大“新欢不抵旧愁多”(《鹊桥仙·七夕》)不无抱怨之言。然而,他们词作的基调无一不在“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悲剧爱情俗套中徘徊。刘镇这首“七夕”词一反常规,既不去写少女们度针乞巧的'虔诚;也不去写双星一年一度鹊桥相逢的悲欢;更不是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去抒离别相思的苦衷。而是以“七夕”良辰为发端,来装点一个洞房燕尔、新人戏闹的喜剧故事。
柳梢青·七夕赏析3原文:
柳梢青·七夕
宋代:刘镇
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
醺醺宿酒残妆。待付与、温柔醉乡。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
赏析:
词的开篇“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秋香”描绘了“七夕”夜景:那为睽隔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搭桥的喜鹊已经悄无声息,萤火虫在秋夜中飞来飞去,庭院中秋花香气阵阵飘来。喜鹊性喜燥恶湿,故曰“干鹊”。据《荆梦岁时纪》载云:“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结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哀其独处,许配河西牛郎。嫁后遂废织紝。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此后每逢七夕,便有喜鹊为他们的相会而于天河搭桥。词中“收声”二字表明桥已搭成,此刻双星正沉浸在久别重逢的甜蜜之中。萤火虫素喜湿,故曰“湿萤。”流萤飞舞,点示时分已在夜晚,秋香四溢,为后文喜庆气氛作一渲染。紧接着以下四句写乞巧新妇。“步月移阴”是说月行而花影移,此句由“月移花影动”翻套而来。表明时光的流逝。“梳云约翠”是“人在回廊”中新妇的严妆。这位高梳云髻、横插翠簪的新妇正在曲曲折折的长廊之上举目凝望天河双星。
新妇伫立回廊,此刻新郎如何呢?上片在结束对新妇的描述之后,落笔则写新郎的情态举动。
过片“醺醺宿酒残妆”写新郎正带着昨晚喜宴上的醉意,脱去外衣,等待着新妇乞巧归来,共度良宵,进入那令人心醉的温柔之乡。“待付与”三字表现了新郎等待心情的焦急。大约这对新人花烛大喜之日正在七夕,新妇过门经过繁礼缛节之后,还得去乞巧,完毕后方始归入洞房。因此惹得新郎不禁情切切,意绵绵。待得新妇刚入洞房,即便为她除去古婚礼中用以遮面的扇子,然后则扯衣调笑,一时闺阁之中有甚画眉者也。却扇,古时婚礼中行礼时,新妇以扇遮面,交拜后去扇,谓之“却扇”。藏娇,用汉武帝“金屋藏娇”故事表示新郎对新妇的真挚之爱。牵衣索笑,把洞房中这对新人相互宽衣解带、嬉戏打闹的和谐气氛渲染到极点。煞尾句“今夜差凉”以景作结,是说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凉爽之夜!是的,天上有离别一年终得相聚的双星赴会;人间有相思数载终成眷属的美满姻缘,这个夜晚实在是妙不可言的。
全词格调疏朗隽逸,情韵自然流丽。同时,词人巧撷神话悲剧故事中喜剧式的理想结局为发端,对现实生活中的喜剧作了衬托,使全词显得气氛热烈欢快,情趣无限。手法不可不谓新颖别致。词人刘镇为南宋宁宗时代人,文名远播,世称随如先生,著《随如百咏》,其词甚工,谭正璧《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评其词以“新丽见称”。观这首“七夕”词,谭先生之评实不虚誉。
#诗词鉴赏# 导语爱情因时代不同而异。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风貌和社会状况,爱情的情状和爱情的观念也因之千差万别。正是这种千差万别,给诗人提供了丰富无比的创作源泉,文学宝库也因此增添了许多闪光的爱情诗篇。下面是 为大家带来的:爱情诗:李清照《浣溪沙·闺情》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浣溪沙·闺情
宋代: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译文
一个面容姣好的少女,她的笑容像荷花盛开,斜坠的云鬓,双手衬着雪白的香腮。她的眼波灵活可动就像能说话一样。
一脸的温情饱含着深韵,笔下的纸笺写了一半上面全是寄托自己娇嗔和思念的话语。月上阑干,花的影子不断移动,正是情人约会重聚的好时光。
注释
①《浣溪沙》:词牌名。本为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亦作《浣溪纱》。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曲调轻松明快,是宋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牌名。
②绣面:形容面容姣美。芙蓉:荷花,此处指面容好看像荷花盛开了。
③飞:《历代诗余》作“偎”。宝鸭:鸭形发式,或指钗头形状为鸭形的宝钗。香腮:唐代温庭筠有“鬓云欲度香腮雪。”
④一面:整个脸上。风情:男女爱慕之情。韵:味道。
⑤笺:纸,指信笺、诗笺。半笺娇恨:半纸怨艾之辞。
⑥月移花影:唐代元稹《莺莺传》:“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创作背景
李清照的词作大概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及后期,即北宋之末与南宋之初两阶段。前者以闲情逸趣,儿女情长为主。后者则表现出怀家思国,愁绪难解的情怀。作者早期生活优裕,作品语言活泼自然,格调欢快俊。
赏析
此词当是易安早期作品。写一位风韵秀的女子与心上人幽会,又写信相约其再会的情景。人物的肖像描写采用比拟、衬托、侧面描写的方法。语言活泼自然,格调欢快俊。
李清照的词作大概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和后期,即北宋之末与南宋之初两个阶段。前者以闺怨相思为主,后者则多表现出消极绝望的情绪来。但这首词与这两种风格都显然不同,应该属于词人最早一批描写纯真爱情的词作。当时的词人尚处在少女年纪,对美好的爱情充满向往,落到笔端,也丰富地体现了女性细腻的心思。
起笔便带出了不同寻常的女性之美。“绣面芙蓉”与下面的“斜飞宝鸭”对举,应也指装饰物。当时的妇女多有向脸上贴绣画的习惯,其内容以花鸟为多,此处即是说面上绘有芙蓉。芙蓉一笑而开,变静为动,看似颇为无理,实则更显有情。本来芙蓉帖饰是静止的,但因为少女一笑,红颜晕开,落到人眼里仿佛连芙蓉花也迎风而绽,倍添精神。这种打破因果界限、蓄意悖理的手法,在王唯诗里最有体现,如“坐看青苔色,欲上人衣来”(《书事》)、“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等。发展到李清照手里,添上一层女性的柔美,就更多了一种似真实幻、难以言说的美妙意境。再则,“秀面”“芙蓉”“笑”“开”两两相对,又暗含比喻意味,借芙蓉之开极有力地衬托出了少女之笑。此外“开”之一字,既指芙蓉花开,少女颜开,又可暗指少女的情窦初开,为全词统帅。
“斜飞宝鸭衬香腮”,承接上句,继续写少女的美貌。她又贴花饰,又戴宝鸭,正是一个着意打扮的初恋少女。“眼波才动被人猜。”少女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在想什么呢?显然是心上人。她偷偷喜欢上了一个人,可能有时想起,越想越高兴,表情不对,被人注意到了。于是她心里打起鼓来:“不会被别人发现了吧?他会怎么想?天啦,多羞人呀!”这种手法也见于唐诗,皇甫松《采莲子》中就有“遥被人知半日羞”。其实,别人也许并没有注意到她的异常,更不可能知道她心中所想,不过在她看来,这却很可能,特别是很难为情,这种狐疑更给少女添了一分天真羞怯,也更显生动。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把上下两阙的因果衔接和少女此时的心理展示了出来。前半句自然是承接上文,其中“一面”二字虽作定语,但关联词的意味还保留着,给人以一种“虽然一面……,但是半笺……”的感觉,这不得不说又是女性思维之巧。后半句什么意思呢?笺即是书信,显然是久不见面,才以书信传达爱意,娇恨自然也就是青春少女的一种小情愫,小埋怨(大家懂得……)。连起来是说,虽然我这么喜欢你,但你总也不来看我,只好以书寄怀。信上写的是什么呢?“月移花影约重来”。明月上移,花影摇动,到那时我们来幽会吧!花前月下,正是少男少女相会的宝地,女主人公此语表现了其对未来的期待。
综合全词来看,词人出色地发挥了女性思维的长处,在氛围、比拟、画面以及细节的捕捉上,都表现出了出色的艺术天分。词中的女主人公,由于身处青春爱情之中,情绪难免波动,其性格也颇富变化。她倩然一笑,美丽活泼;眼波流转,细腻羞涩;凝视花月,苦苦思恋;写信抒怀,大胆追求。这些看似矛盾,实则反映了青春少女芳心初动时复杂的心理。在封建家长制婚姻的背景下,女主人公的追求是大胆的,也是美好的。这正寄寓了词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风弄竹声,只道金佩响;月移花影,移是玉人来。"什么意思
“风弄竹声,只道金佩响;月移花影,疑是玉人来。”这句话出自《西厢记》。意思是轻风摇动竹枝,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听到金佩在响;月光下花影移动,疑心是心仪的玉女悄然而至。这句话运用了通感、比喻等修辞手法,将风吹竹声、月光花影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优美动人的画面,可以用来形容等待恋人的心情,表达了人们在等待的过程中对未知的期待和渴望。同时也描绘出人们因为微小的变化而产生的情感波动。
人间有情下一句的诗句
没有下一句。
类似的有:
1、从来夸有龙泉剑,试割相思得断无?
出自唐·张氏《寄夫》。此言相思之情连龙泉宝剑也难以割断。以夸张修辞手法,强调相思之情的浓烈,以及消除相思之苦的艰难程度。
2、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出自唐·金昌绪《春怨》。逐莺为入梦的细节,形象逼真地写出了闺中人对从军在外的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
3、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崔莺莺月夜与张生幽会的心情。前两句叙事铺垫之后,后两句继以风拂“花影动”的写景与“疑是玉人来”的心理细节刻画。
4、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出自唐·王昌龄《闺怨》。一个**对于丈夫从军赴边的心路转变历程,通过写其悔恨之意而淋漓尽致地展露了其思念丈夫的深情。
5、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洲。
出自唐·温庭筠《梦江南》。女子望郎早归的急切忧郁之情。前句写女子望郎归时间之久。第二句是写景,但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斜晖”、“水”人格化,赋予其“脉脉”、“悠悠”的情态,以此借物写人,表现女子对男子的深切依恋之情。正因为不是斜晖与水有情而是人有情,所以自然逼出末一句“肠断白洲”的直叙句。
关于“风吹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怎么对下一句”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wowowoman.com/shici/1584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 关于杜甫的古诗(关于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下载 豫剧板胡手机定音器下载?
- 描写冬姑娘的诗句(关于冬至的古诗句大全)
- 与文化传承有关的诗句 形容传承的诗词有哪些?
- 以下哪句古诗词蚂蚁庄园(《端午》诗词赏析)
-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赏析,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中的景物描写的语句?
- 古诗词书法作品精选(求一些水墨山水画作品提款用的 诗句。谢谢)
- 五句描写夏天的诗句古诗(经典的七言古诗名句)
- 带“琼瑶”的古诗词有哪些 硕果满挂琼瑶枝,里面的琼瑶是什么意思?
- 关于杜甫博大情怀的诗句(体恤的诗句体恤的诗句是什么)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 惊鸟去无际,寒蛩鸣我傍
-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
-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